“一个电话就能让我立刻起床出门的,只有快递小哥。”从网友的调侃中,就可以窥见快递业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随着近年来网购的兴盛,中国快递业的迅速发展也令人瞩目。据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的《2016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显示,中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300亿件大关,达到312.8亿件。快递业务增量达106.1亿件。
规模如此庞大并且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快递业,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又将如何更加规范、健康地走下去?对此本报进行了相关采访。
规模不断扩大
竞争日趋激烈
“我们点部去年大概每天收1300个件,现在基本上可以达到1500件。”中通快递快递员郝先生通过自己在一线工作的直观观察,认为这两年快递行业发展很快。不仅是他,在采访中,申通、圆通等多家快递公司的员工都表示,近两年的日收件数量呈持续增加态势。
据《2016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去年中国人均快递使用量接近23件,比上年增加近8件。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5.9亿件,同比增长31.5%;收入累计完成984.6亿元,同比增长27.4%。
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数据显示,2016年人均快递费用支出287.4元,快递平均单价12.7元,比上年少花0.7元。快递费逐步降低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快递业竞争手段以降价为主,企业依靠“以价换量”来抢占市场份额,虽然实现了业务量和收入的双增长,却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利润,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业发展。
改善服务质量
需要人才升级
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快递企业如何提升自身服务软实力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作为消费者,我认为快递业需要提高的,一是送件速度和对货品安全的保障,二是快递员的素质。”消费者郑女士表示。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今年1至5月,消费者关于快递服务的有效申诉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与此同时,申诉的问题除了通常的延误、毁损、丢失短少之外,虚假签收的现象相较于去年比较突出。
对于这些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一线快递员也有自己的苦衷。“有时候我们接到件已经晚上11点多了,没法送,也不方便通知客户,可一旦延误,一件罚款500元。所以我们偶尔也会代签,然后再跟客户解释。”圆通公司一位快递员这样说。
对于这样的矛盾,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人力成本和社会管理水平的双低导致了这些问题。快递企业沉迷于低成本、低层次人力带来的短期成长是难以为继的。未来快递行业的人才升级将成为必然趋势,快递员们应该接受完整、系统的培训。
推进信用建设
鼓励社会监督
今年年初公布的《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联通国际的服务网络。更为关键的,是要推进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快递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用档案、全面采集信息、开展信用评定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认为,随着快递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各地会更加重视快递业发展。同时,产业结构会进一步优化,快递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标准化程度将不断提升。
快递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广泛的社会监督。“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注重发挥邮政特邀社会监督员、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促进企业更好落实标准。”国家邮政局普遍服务司司长马旭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