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4日消息(记者孙叶、刘乐)今天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国英出席发布会,围绕“坚持改革创新勇于闯出新路——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介绍安徽70年发展变化和建设成就,并答记者问。
图片来源:中国网
李锦斌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出的问题时说,我们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首创的“编制周转池”制度盘活存量编制9万名,1万编制进到高校,6万编制进到医院,2万编制进到村小和教学点,激活了“沉睡的编制资源”。
问答如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要用好这一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请问安徽是如何贯彻落实的?
李锦斌: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着力在“四个创新”上下功夫,达到了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首先,我们在原始创新上下功夫。安徽基础研究实力比较强,拥有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大科学装置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这些年,放百年眼光、集全省之力,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像量子通信、稳态强磁场、聚变能、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实现了“捷报频传”,保持了全球领先优势。有的同志知道,安徽有一个“科学岛”,岛上有一个我们俗称的“人造小太阳”,去年首次实现了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达到1亿度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这个“人造小太阳”一旦真正实现,人类能源问题就能得到彻底解决。所以这个优势还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抓原始创新。
第二,我们在产业创新下功夫。如果说原始的理论创新是“钱变纸”,产业创新就是“纸变钱”。我们坚持“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每年实施1000个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大力推进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这些年我们采取“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产业的脱胎换骨,也就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用我们自己的话说是打造新的“铜墙铁壁”。今年铜陵有色集团和海螺集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另一手抓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用我们自己的话说是做好“芯屏器合”工作。所谓“芯”就是芯片产业,我们积极发展包括“长鑫存储”一批骨干企业在内的129户集成电路企业,未来的合肥将“芯”光灿烂。所谓“屏”就是平板显示产业,合肥集聚了6代线、8.5代线、10.5代线于一身的世界最大的平板显示基地。所谓“器”,指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六轴机器人产量居全国第1位。所谓“合”,指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技术让机器像人一样能听会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产业创新。
第三,我们在协同创新上下功夫。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这是安徽这些年推进创新得出的重要结论。我们紧紧围绕争创国家实验室、助力国家解决“卡脖子”等难题,整合省内科研单位资源,协同国内外优质创新力量,形成安徽大体量、大协作创新架构。比如安徽与中科院联合组建了三个研究院,一是量子创新研究院,二是能源研究院,三是人工智能研究院,都是前沿的重大研究平台。量子创新研究院汇聚了中科院、清华、北大、复旦为代表的一批大院大所大学,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一批企业科研力量,研究骨干专家有500多人,都是非常有份量的专家。协同创新的做法已经纳入了中央有关方面最近编辑的《攻坚克难案例》。
第四,我们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我们在实践中感到,体制机制越活,创新动力就越强。我们针对用人管理自主权、科研成果转化、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在编制周转池、科技项目管理、股权分红激励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有效调动了积极性。举个例子,像我们省首创的“编制周转池”制度,过去存在空编不用、无编可用的结构性矛盾,我们根据这种情况,在科技体制管理改革中实行了省级统筹、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盘活存量编制9万名,1万编制进到高校,6万编制进到医院,2万编制进到村小和教学点,激活了“沉睡的编制资源”。这项改革已经推广到全省本科高校,推广到市以下县级医院,推广到中小学特别是一些边远的教学点,那里最缺编制。再比如,我们新建运营的安徽创新馆,这是全国首家以创新为主题的大型场馆,建筑面积将近10万平方米。创新馆有什么不同呢?它是集知识产权评价、交易、金融服务、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大市场,好比知识产权交易的“天猫商城”。上半年全省吸纳的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33.5%。这四大创新激发出安徽加快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