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财经新闻
  • 独家看点
  • 股市动态
  • 企业讯息
  • 综合资讯
  • 新股推荐
  • 机构观点
  • 现货理财
  • 生物質電企亂象頻出戴環保“帽子”套取財政補貼

    发布时间: 2022-09-20 20:21首页:中国股市在线 > 财经新闻 > 阅读()

    原標題:生物質電企亂象頻出 戴環保“帽子”套取財政補貼

      白天焚秸稈 晚上偷燒煤

      生物質電企戴環保“帽子”套取財政補貼

      霧霾圍城之下,作為清潔可再生的生物質能源成為關注熱點。業內期望生物質能源在消除城市霧霾,改進城鄉能源結構,甚至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因為缺乏缺少技術標准與產業標准體系,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程度和產業規模弱於其他可再生能源,而且市場亂象頻出,一些發電項目借生物質能源的名頭,一邊拿著國家的電價補貼,一邊偷偷燒著煤炭,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標准缺失導致魚龍混雜

      武漢光谷藍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建告訴記者,生物質能源雖然被國家列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但是因為行業魚龍混雜,一些生物質燃料並沒有達到清潔能源的標准,並不環保,最終導致行業都受牽連。

      “生物質能源到現在還沒有標准化,好端端一個利國利民的產業就這樣發展得烏煙瘴氣。”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研究員陳勇提起生物質能源的發展現狀感到十分痛惜。

      “我國是農業大國,生物質資源極其豐富、數量巨大。如果發展得好,在農村,可以避免秸稈露天燃燒﹔在城鎮,可以替代燃煤。既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又可以保護環境,一舉多得。”陳勇說,“生物質能源和風能、太陽能都是我國大力發展的三大可再生能源。然而,十多年來,風能和太陽能都發展得有聲有色,唯獨生物質能源完不成‘十二五’目標已基本成定局。”

      “以生物質壓塊燃料為例,壓塊之后焚燒需要投入較高的配套成本才能達到潔淨能源的效果,然而一些企業揣著明白裝糊涂,一邊拿著清潔能源的補貼一邊偷工減料污染環境。”熊建表示,“之前國家出補助政策,生物質成型燃料每噸秸稈補助140元,行業內一些企業收秸稈拿補貼,但實際生產的生物質燃料達不到環保要求,對生物質能源的技術和產業進程沒有起到正面的作用。”

      廣東省環保廳2014年在督辦檢查中發現,由於缺乏強制性生物質成型燃料質量標准、污染治理技術指引和專門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排放標准,各地出現了燃料質量參差不齊、鍋爐改造不規范等問題,表示不鼓勵推廣應用生物質成型燃料。

      因為日益邊緣化,生物質成型燃料甚至在北京等地被列為高污染燃料。生物質能源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生物質燃料的排放本來完全可以達到甚至優於清潔的天然氣鍋爐,但因為不合理使用和鍋爐配套監管不到位,燃料本身受到牽連,影響行業名聲。”

      富德集團分管能源副總裁岳國告訴記者,相對於其他能源產業,生物質能源的行業門檻相對較低,小公司、作坊式也能生產,使用排放不達標的小鍋爐、摻燒其他不合格燃料等現象時有發生。

      在湖北安陸,安能(安陸)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排放的煙囪黑煙以及原料堆放不當產生的異味,引起周邊多個小區居民的長期抗議,被稱為“批著環保外衣的污染企業”。

      陳勇等專家表示,生物質能源的利用涉及多個傳統產業行業,工藝路線不盡相同,設備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整個行業相關標准規范嚴重缺乏,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

      弄虛作假套取國家補貼

      “本來國家在大力關閉小電廠,現在一些小電廠借生物質能源的名聲又冒頭了,檢查的時候,庫房堆滿了秸稈,可實際它哪兒來那麼多秸稈?”一位業內人士介紹,摻燒煤炭是一些生物質直燃電廠業內公開的秘密,白天燒秸稈,晚上偷燒煤,目的是套取國家電價補貼。

      為了推進生物質成型燃料發展,2008年,財政部印發《秸稈能源化利用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這一政策實施之后,我國生物質成型燃料產量由2007年的不到100萬噸增至2012年的550萬噸。

      然而,在此過程中,經營不規范的小規模企業過多,以假發票、做假賬及虛假銷售等手段騙取國家財政補貼的行為屢見不鮮。因而,2013年,財政部暫停了秸稈能源化利用補貼政策。

      “有補貼的時候,行業內來開會的有幾百人。補貼一停,最后就隻剩下幾十人了。一些企業唯利是圖,出什麼政策干什麼事情,只是為了補助而已。有的拿了補貼,干都不干就跑了。”身兼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副會長的熊建說。

      岳國說:“生物質能項目一度是‘先補貼后建設’,至於拿到補貼之后,干了沒有,干成了什麼樣,缺乏監督監管,因而一些人看有補貼,大家就一哄而上,沒有利益了,就一哄而散。”

      這一現象在生物質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馬隆龍看來並不意外。生物質發電的概念很好,但扣除財稅補貼、土地優惠、電價政策外,能夠真正實現盈利的企業寥寥無幾。生物燃氣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家的政策支持和補助。與常規能源相比,生物燃氣轉化、處理成本較高,並不具備投資上的效益,如果不能夠實現商品化,必然會因為國家政策的轉移而衰退。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些所謂的秸稈發電項目基本上都是購買木材、建材廢料等充當原料,每年只是象征性收一下秸稈。有的甚至直接用煤炭發電,套取國家對秸稈發電的補貼。“不這麼干,很難存活。”

      根據湖北省能源局統計,農林生物質原料價格從初期的200元噸已上漲到目前的300到350元噸,若制成生物質成型燃料,市場價格目前約為900元噸左右,遠高於煤炭價格,且單位重量的生物質燃料燃值也比煤炭要低許多。

      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教授陳漢平告訴記者,稻草麥草體積大、熱值低,跟竹子等林業材料比,產值要低很多。企業從經濟賬來算,更寧願用林業材料。陳漢平認為,雖然這與政府期待多消耗農作物秸稈的願望之間有差距,但畢竟仍然屬於農林生物質的范疇。與之相比,更惡劣的是摻煤造假。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生物質燃料來源不明,有些成型燃料摻雜了一些廢舊家具、建筑模板、垃圾等,並非純的農林剩余物。一些生物質發電企業,竟然干起了“白天燒秸稈、晚上偷燒煤”的勾當。

      “有些企業在鍋爐房裡堆著生物質燃料,實際上是在燒煤,生物質能源只是企業的擋箭牌。”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的一位專家說。

      兩頭擠壓成本居高不下

      成本高是生物質能源發展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原材料分散在廣大農村,收集儲運費用貴,人力成本上漲,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如果用來發電,與火電比,即便有補助,也隻能掙扎在盈虧平衡線上。

      岳國告訴記者,發電廠需要很大規模才能降低單位成本,才有價格競爭力,但是生物質能源是分布式能源,集中的成本巨大,有可能陷入越生產越虧損的局面。

      因為兩頭擠壓,不少生物質能源企業放棄了這一方向。“十二五”期間,我國大力鼓勵清潔能源的使用,風能、太陽能新增裝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卻不斷走低。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财经新闻 - 独家看点 - 股市动态 - 企业讯息 - 综合资讯 - 新股推荐 - 机构观点 - 现货理财

    CopyRight(C)2011 zggs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28138号-1

    网络实名:中国股市在线 永久域名:www.zggszx.com 川公网安备 51172502000103号

    中国股市在线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等资料均来自相关合作方及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