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什么时候开始孕育风险?一个简单的特征是,市场情绪开始“一边倒”,场内言论和研报开始频繁地“喊口号”。
近期的市场似乎渐渐开始具备一些这样的特征。
首先是“漂亮50”和“要命3000”成了市场内“有口皆碑”的说法。
逢大小论坛或券商策略会,这两个名词便要被扯出来议论一番,仿佛这个市场确实就由两个“群体”构成,一群是50只上涨的股票,另一群是3000多只灰头土脸下跌的股票。
但统计数据告诉我们,从今年初开始,两市上涨的股票为1000只,下跌的股票为2200只,真正跌幅超过20%的也就在1000只左右。所以,“要命3000”是不存在的。如果硬要说,顶多是“要命1000”。
但口号传播后所起的宣传作用是巨大的,机构的观点在近期明显趋向一致,这是另一个令人警醒的特征。
纵观过去1个多月的机构观点和文章,公募基金等职业投资机构非常明确地做出了向大盘股、蓝筹股“翻多”的动作。
哪怕是前期明显质疑的投资经理,如今的质疑声也低沉了许多。而更多的职业投资者似乎开始加入赞成的一面,用实际行动投票。这个过程和周期股近期纷纷出现的反复上涨走势相呼应。
股市走势往往波动剧烈而容易走极端,在这个时点提出“警醒”,不意味着我们对于市场风格和价格走势作了什么确定性的预期。
我们关注机构团队投资情绪“一边倒”,更多的担心是在这个情绪酝酿的过程中,机构独立判断的理性的丧失,以及应有的思辨能力和契约精神遭到抹杀。
比如,基金经理们最近提出的对周期股的看法,有些很有道理,是站在长期的时间维度,冷静分析市场风格的可能变化。
但也有一些观点,不那么尽如人意。有些投资经理只是简单地罗列价格的变化趋势,认为这些产品涨价“超预期”了,接下来趋势会加剧。
还有些观点则夸张地描述资源品的短期状况,比如描述库存短缺,甚至称之为“零库存”等。后者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极端的情绪反映:通过极端的文字描述,展示结论的坚定。但未来是否如此,殊难判断。
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因此而引起部分基金投资风格的漂移,则后患更为巨大。比如,专注投资新科技、新技术的基金去抄底原材料,或是专做成长股的基金去追捧银行股等。这样的操作,从长远来说都是高风险的安排。
投资是一场长跑,愿所有投资经理不因短期变动而迷失方向。
评论:警惕机构观点“一边倒”和“喊口号”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