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财经新闻
  • 独家看点
  • 股市动态
  • 企业讯息
  • 综合资讯
  • 新股推荐
  • 机构观点
  • 现货理财
  • 慈善讲创新 更得讲诚信(民生观)

    发布时间: 2017-12-31 06:51首页:中国股市在线 > 机构观点 > 阅读()

      专业化的慈善行为,需要创新手段和形式,但首先要守住诚信的底线

      这两天,一款主题为“同一天生日”的慈善活动出现在不少人的朋友圈里。只要输入自己的生日,就能找到“同月同日生”的贫困学生,捐上一块钱“改变TA的命运”。

      不过,有人很快发现,同一个贫困学生,换个名字居然出现在不同的生日界面上,甚至有的生日日期根本就不存在。目前,该活动已被当地民政部门责令停止,相关调查也已展开。民政部也表示,“同一天生日”募捐涉嫌违法。

      在这次募捐发起之初,有不少人被吸引。究其原因,是主办方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制造了一次成功的共情效应。给陌生人捐款,人们往往过不了一个坎儿:我跟他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而用同一天生日作为情感上的公约数,就容易在捐助人和捐助对象之间建立起呼应和联系,一下子把彼此拉近,加上捐款数额不大、操作简单易行,这些因素让大家纷纷慷慨解囊。

      然而,在制造共情之外,更应牢记的是,诚信不可缺失,这是慈善的根基。就此次事件而言,贫困学生的信息为何闹出乌龙?在内测阶段为何能公开受助人的信息?这些运营上的漏洞已经引起不少质问,无疑会对捐助人产生伤害,让善心蒙上阴影。

      进一步而言,已经筹得的善款流向了哪里?发起方是否具备相关资质?这些疑问更涉及现实的法律问题,所产生的疑虑更大,只有通过调查讲清楚说明白,才能纾解公众的担忧,保护善意善举的初心。

      平心而论,专业化的慈善行为,需要创新手段和形式,增强代入感,才能调动大家的参与热情,聚集更多社会资源,去帮助急需帮助的人。但公益领域的创新必须建立在真实和信任之上,如果一味追求创意是不是吸引眼球、噱头能不能制造轰动,而丢掉了慈善行为公开透明、规范合法的本色,再浓情蜜意的讲述也会变成虚情假意的辞令,最终伤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助人之心。

      毕竟,创意的这块木板再长,一旦在资质具备、信息公开、资金监管上出现了短板,慈善的木桶就会漏,而流失的只能是公众的信任。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财经新闻 - 独家看点 - 股市动态 - 企业讯息 - 综合资讯 - 新股推荐 - 机构观点 - 现货理财

    CopyRight(C)2011 zggs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28138号-1

    网络实名:中国股市在线 永久域名:www.zggszx.com 川公网安备 51172502000103号

    中国股市在线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等资料均来自相关合作方及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