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因涉及课程设置、教师资质、招生收费、广告宣传等问题,5月5日,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下发《关于近期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和违规收费等问题的通报》。重庆学而思、新东方等18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校区被点名。
此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专项检查,依法查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行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跟谁学、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价格违法行为分别给予警告和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舆论普遍认为,这传递出监管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从严监管的信号。其实,目前进行的查处,均是依据现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规定,对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所谓“从严”,不过是依法依规进行处罚而已。之前,虽然培训机构有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违规经营行为,但监管部门却并没有进行严肃处罚。因此,对于此次查处,舆论也担心,各地监管部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违规经营,是否会是一阵风?
笔者认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不能采取运动式治理方式,而必须形成长效机制。
形成长效机制,首先必须创新监管体系,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没有合法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这一问题不解决,那些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的机构进行收费、课程、师资却不受监管,就会制造培训乱象。二是对已有合法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如何进行过程性监管。如果没有过程性监管,就无法及时掌控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内容、收费情况、使用师资情况,进而也就无法监督提前培训、违规收费等。
针对这两大问题,就必须完善备案审查制。我国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对线上培训的教育备案审查制度,这是正确的监管思路。就是要对线上培训机构进行过程性监管,要求培训机构向监管部门备案培训的项目、内容、师资、收费,由监管部门掌握培训机构的具体经营情况。
实施备案审查制,其实是针对所有采取预付款商业模式的机构的基本监管要求。因为是消费者先缴费,再享受服务,因此,需要加强过程监管,以维护消费者权利。而实施教育备案审查,是需要监管部门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的。然而,目前的监管是,往往要等机构出问题后,再启动调查。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大力整顿培训机构,还会停留在表面。
当前,舆论普遍期待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监管,以此减轻学生和家长的校外培训负担。但如果严格规范了所有培训机构的经营,培训机构不再虚假宣传、包装名师、恶性竞争,孩子们的校外培训负担就会降下来吗?从刚刚过去的“五一”学生校外培训看,很难。校外培训机构的出现、发展与壮大,说到底是因为有社会需求,不疏导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需求,规范培训机构经营,并不能治理培训热。对培训机构提前教育、超前教育、焦虑营销的治理,会在一定程度引导家长更为理性地选择培训机构,但如果基础教育应试化、竞技化的倾向不变,家长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会送孩子去校外培训机构。
因此,教育部门必须在抓严监管的同时,把治理培训热的精力用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以及改革教育评价体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必须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推进个性化、多元教育,以满足受教育者多元的教育需求;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要突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这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其核心是行政部门放权,构建教育家办学的教育环境。这才是给学生减负,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责任编辑: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