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近5年来,中国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说在互联网领域,中国正在领跑世界。
十九大提出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在媒体、政务方面,互联网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将如何发展?未来中国还需在哪些地方加强网络安全保障?
对此,记者在今年两会期间专访了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网信办原副主任任贤良。他表示,要借助互联网更好地传播新闻,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还要推进大数据立法,把握好发展和管理之间的“度”,把大数据发展规范化、法律化。
新闻推送不能只靠算法,还需有人工把关
记者:你曾担任过多年的记者,此后又在网信办等多个领导干部岗位上工作过。互联网时代下,严肃新闻的发展之路在哪里?
任贤良:互联网的兴起,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当中,第三次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但在深刻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在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格局。互联网能让新闻传播得更快、更好,覆盖面也更广。
但是无论传播手段如何改变,新闻的本质还是在于内容,新闻的严肃性、权威性永远不会被改变。有些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把严肃新闻低俗化,甚至为了抢时效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这些都是应当加以纠正改进的地方。
所以并不像有些人说的严肃新闻没有出路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内容为王,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我们要做的是适应传播手段的变化,利用互联网把严肃新闻更快更好地送到读者、观众跟前去。
记者:你如何看待现在有些APP用算法推荐来决定推送什么内容?
任贤良:完全依赖算法推荐和机器抓取是有问题的。如果什么吸引眼球、什么点击量高就推送什么,那黄赌毒这些价值取向有问题的内容也很有可能成为头条。所以不能纯粹靠机器抓取,最后必须要有人工把关。
记者:算法推荐还可能形成“信息后花园”,只关注自己圈子里的事情。这种现象应该如何应对?
任贤良:这实际上是互联网媒体社交化,取向相同、兴趣相投的人们自动组成一个圈子,只传播感兴趣的东西。
一方面我们要利用这个圈子传播正能量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打破它。真正为社会所关心、符合大众利益的内容,可能跟小圈子里的取向不完全一致,但应该是高于小圈子的。我们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传播公众真正关心的、符合国家民族社会大众利益的东西。
老年人是富矿,不会被互联网时代抛下
记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儿童“邪典”视频、色情直播等等。应该如何根治?
任贤良:中国用20年成为一个互联网大国,全国网民数量近8亿,光是微信公众号,就能达到2000多万个。我们国家的体量之大、发展之快,使得有些方面在管理上还跟不上。
但是我们的态度是一旦发现问题,就绝不回避。相关部门一定要尽到管理责任,加大对平台的监督。另外网民也要提高网络素养,不能把网络当做发泄情绪的地方;互联网企业也要尽到网络运营主体的责任。
记者:除了政府之外,互联网的管理和发展还需要哪些助力?
任贤良:现在中国有500多万家网站,近8亿网民,光靠党和政府去管理互联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在互联网行业自律这一块,我们还比较薄弱,不像传统行业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社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网民的引导,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
我们马上要成立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由网信办指导。它将起到一个枢纽作用,把网络社会组织和网信办连接起来,更好地为互联网发展做好服务。
记者:有观点认为老年人可能会被互联网时代抛下。
任贤良:很多人认为只有青少年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其实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支付能力是很强的,很多老年人一上网就像变了个人。他们会在菜市场里用二维码支付,也会在朋友圈发照片和表情包。
社会在进步,老年人也在进步。我恰恰觉得老年人是一个富矿,应该好好开发利用。过去他们怕被骗,随着社会制度不断完善,他们不愿意也不会落后于社会,被互联网时代抛下。
发展大数据打通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
记者:我们看到过去5年,政府在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方式上有了很多新的尝试。
任贤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人人都有麦克风。面对网络媒体的迅速兴起,党和政府在提高媒介素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执政水平也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为民服务,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习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要求我们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民意,通过网络来办事,要学网、用网、懂网。你看全国的政务微博发展得很快,就是为了方便群众在网上办事。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在电子政务这方面,中国各级的政府取得的进步应该是最明显的。
记者:怎样才能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
任贤良:过去有个别领导干部以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手机为荣,现在不管年龄多大都得会用。因为互联网已经成为最前沿的主战场,互联网+、数字经济也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新驱动和新亮点。借助互联网,为强国富民的大目标服务,现在恰逢其时,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
去年我们的数字经济占GDP的30%,贡献很大。这说明群众都已经上了网,作为政府和领导干部,不去适应这种形势需要就会脱离群众。
记者:电子政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任贤良:我在小组讨论里也谈到这方面,“互联网+”能让行业发生一些颠覆性变化。
过去贵州被认为是个“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的地方,就是因为大数据发展得很快,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才异军突起走到全国前列,甚至孕育出“货车帮”这样的独角兽企业。
其实政府希望通过发展大数据打通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让这些信息为老百姓、为社会所共享,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记者:你认为数字经济的未来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