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近期呈现新现象:上市开板的速度越来越快,新股牛气正慢慢退去。
上周五(8月11日),登陆A股仅有3个交易日的勘设股份打开一字涨停板。勘设股份并不孤单,与其有相似走势的还有电连技术和岱美股份,同样在第三个交易日就打开了一字涨停板。
从数据来看,今年1月份至7月份,新股平均“一字”涨停板个数分别为10个、12.6个、11.2个、8.7个、8.4个、7.9个和7.5个。尽管每个月份发行的新股数量和个股稀缺程度不尽相同,但从趋势上来看,新股上市一字涨停数量逐渐回落。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严肃查处恶意炒作新股行为。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曾经表示,证监会在4月份启动调查2017年专项执法行动第二批共16起案件,这批案件涉及的操纵行为,包括行为人纠集违法团伙、筹集巨额资金、使用大量账户轮番炒作次新股。证监会和交易所对机构和个人频繁运用对倒成交、盘中拉抬股价、快速封涨停等异常交易手法炒作新股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立案调查和限制账户交易等,使得之前靠炒新获取暴利的投机资金明显收敛。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新股市场化发行不断推进,保证了有效供给,新股稀缺程度得到了有效缓解。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11日收盘,今年已有297家新股登陆A股,超越去年全年的227家。新股发行的常态化正是治愈新股发行“三高”,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额的良药。
众所周知,目前A股新股发行实施核准制,在IPO环节,哪家公司有资格上市,何时上市、定价多高,募投项目是否具有盈利前景等,都由证监会发审委来审定。采取核准制与我国投资者结构和法制环境等因素有关系,但监管层的这种审核方式,无形中也把管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扩展到了为上市公司质量背书,使得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调节二级市场表现的阀门,造成了行情好的时候多发几家,不好的时候少发甚至不发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新股发行走走停停,供求难以平衡。
不过,这种循环正被新的监管理念打破,常态化发行让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在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环境中,资金更看重上市公司质量,那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次新股很容易被资金抛弃,新股破发也可能会出现。此时,或许也是塑造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的重要时间段。(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温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