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财经新闻
  • 独家看点
  • 股市动态
  • 企业讯息
  • 综合资讯
  • 新股推荐
  • 机构观点
  • 现货理财
  • 中央深改委首次会议 瞄准百万亿元规模“灰犀牛”

    发布时间: 2018-04-02 20:33首页:中国股市在线 > 新股推荐 > 阅读()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明确下了一个判断: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有新特点:

      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

      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

      如何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何种复杂性?在金融监管领域,其实就是通过了两大文件,即《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

      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要立足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坚持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统一监管标准,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 ”

      “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明确企业投资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强化股东资质、股权结构、投资资金、公司治理和关联交易监管,加强实业与金融业的风险隔离,防范风险跨机构跨业态传递。 ”

      新词不少。读懂了这些新词,或许就能读懂金融监管的未来走向,也就能明白近期银保会成立、央行双首长制甚至安邦案开庭等一系列动作背后的整体逻辑。

    灰犀牛

      灰犀牛

      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直是这两年金融工作的重点。其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则是重中之重

      风险在哪里?易纲在几天前的公开讲话中说得很清楚。

      用易行长的话说,目前,中国部分领域和地区的金融“三乱”问题很突出:不规范的影子银行快速上升势头虽然得到遏制,存量仍然较大;一些机构在未取得金融牌照的情况下非法从事金融业务,部分非法金融活动借助金融创新和互联网之名迅速扩张少数野蛮生长的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着风险抽逃资本、循环注资、虚假注资,以及通过不正当的关连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比较突出,带来跨机构、跨市场、跨业态的传染风险。

      而不管是上面说的影子银行,还是金融控股集团,其风险大头,都是资产管理业务。

      偏偏中国的资管体量又大得惊人。有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才首次推出银行理财产品,2012年资产管理规模为已达27万亿元,到2016年,这一数字则是11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3.97%!116万亿是什么概念呢?同年年底,我国的GDP水平是74.4万亿——远不及资管行业规模。

      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银行、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分别为192万亿元和17万亿元。增长之迅速,令人咋舌。

      事实上,部分金融控股集团只用了短短十来年甚至是几年时间,资产规模就达万亿元级别,成为事实上“大而不能倒”的重要系统性机构

    中央深改委首次会议 瞄准百万亿元规模“灰犀牛”

      当然,如果一切都合法合规,如此快速增长并非坏事,但问题是不守规矩的太多。前两天,在上海,有一场生动的案例教学:备受关注的安邦吴小晖一案开庭审理。

      检察机关公诉人指出,安邦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2011年隐瞒股权实控关系,以安邦财险为融资平台,用假材料骗取保监会批复后,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然后,吴小晖又拿超募资金增资安邦集团及安邦财险,虚构偿付能力以后再大规模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主要是投连险与万能险)。截至2017年1月5日,累计向1056万余人次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超出批复规模募集资金7238.67亿元,至案发,实际骗取资金652.48亿元。

      此前,我们已经多次强调,既然是保险,就应该姓保,但是吴小晖大规模销售的投资性保险明显与之背道而驰。更何况,此举大多是通过“循环注资、虚假注资”这类非法行为进行的。

      事实上,拿着借来的钱,吴小晖还 “将部分超募资金转至吴小晖实际控制的产业公司,用于对外投资、归还债务、个人挥霍等。”这再有就是“通过不正当的关连交易进行利益输送”,“ 带来跨机构、跨市场、跨业态的传染风险。” 

      此次深改委第一次会议明确指出,加强实业与金融业的风险隔离,防范风险跨机构跨业态传递。无疑就是向这类行为释放出了坚定的监管信号。

    堵漏洞

    堵漏洞

      堵漏洞

      灰犀牛是怎么长起来的?

      毋庸讳言,此前监管之手触及不到的真空地带与监管制度漏洞,给他们留下了一片”水草丰美“的无人地带。

      此前我们文章说过,以往的监管模式是“各路神仙,各管一片”,在金融产品监管层面,“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无法穿透资金底层,也看不清资金的最终流向;在机构层面,也是条块分割,地方金融办只能管各地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保监部门只管保险类机构,而银监会只负责银行系统。

      这就导致,有时明明发现了风险的苗头,没人愿意出头去管;一旦出事,大家心照不宣的处理办法是,“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而在面对金控平台时,情况更尴尬,平台下从券商、基金、保险、信托到银行,各种业务“扯不断理还乱”,DNA检测都分不清“孩子”归谁。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财经新闻 - 独家看点 - 股市动态 - 企业讯息 - 综合资讯 - 新股推荐 - 机构观点 - 现货理财

    CopyRight(C)2011 zggs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28138号-1

    网络实名:中国股市在线 永久域名:www.zggszx.com 川公网安备 51172502000103号

    中国股市在线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等资料均来自相关合作方及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